來源:紅領巾集結號2025-09-18

2025年9月18日
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4周年
1931年9月18日
日本軍國主義者蓄意制造事端
并發動了侵華戰爭
中國人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
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
南滿鐵路路軌
反誣中國軍隊所為
隨即炮轟東北軍北大營
進而攻擊沈陽城
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
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隨后4個多月時間東三省淪陷
3000多萬東北同胞開始了
14年的亡國奴生活
民族的傷痛加劇撕裂
國民的傷痕持續加深
屈辱苦難深扎
在那片我們熱愛的土地
久久難以愈合
一組數字告訴你
日寇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傷痛
●1931年~1945年,大半中國被日軍踐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日軍制造的800名以上平民傷亡慘案達173件,造成3500多萬同胞傷亡;
●中國婦女被日軍擄走充當慰安婦在20萬人以上;
●中國平民被日軍擄走運往日本做勞工的在4萬人以上,近7000人死在日本;
●日軍從中國掠走資源:鋼鐵3350萬噸、煤炭5.86億噸……

731細菌部隊對中國人進行活體實驗

日本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
野蠻戰火從松花江畔
燒到五指山下
毒氣戰、細菌戰
大屠殺、大轟炸
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無惡不作
戰爭罪行罄竹難書
他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日寇曾經認為中華民族是一盤散沙,卻沒想到有人違抗“不抵抗”的命令打響了抗日第一槍。這個人就是來自遼寧盤山的王鐵漢。
據史料記載,“九一八事變”時北大營是王以哲第7旅駐地,王鐵漢時任620團團長。
王鐵漢曾說起,當時旅長王以哲因參加水災賑濟,不住在營房。日本人進攻北大營時,上面不斷傳來“不許抵抗”的命令:“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里,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對進入營房的日軍,任何人不準開槍還擊,誰惹事,誰負責。”
于是,一場沒有抵抗的屠殺開始了。據史料記載,日本兵一開始都是用刺刀扎,東北軍士兵赤手空拳,被扎死的很多,鉆到床下的士兵都被機關槍掃射而死。
為了帶領兄弟們突圍,王鐵漢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命620團士兵待日軍一走近就開火。
一首未出版就傳唱全國的歌

“九一八事變”后
東北錦繡河山淪陷敵手
東北軍官兵,東北百姓
攜妻帶子被迫流亡關內
此時,出現了一首歌曲
它還沒有出版
就在民眾及東北軍中傳唱
而且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它不僅唱出3000萬東北同胞
悲慘遭遇和悲憤之情
更唱出了全國軍民
一觸即發的抗戰呼號
這首歌就是《松花江上》
電影《731》——被掩埋的真相

9月18日,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簡稱731部隊)為題材的電影《731》將在全球多地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抗戰勝利前夕,侵華日軍為了扭轉戰局,在黑龍江哈爾濱平房區開展細菌戰,研究屠戮百姓進行人體實驗的故事。侵略者曾企圖掩蓋真相,但中國人民揭露歷史的決心永不磨滅!
真實的歷史遠比電影展現得還要殘酷。在七三一部隊長達13年的時間里,至少有5000人被以活人做實驗的手段殺害。
“九一八”,這個鮮血凝成的數字,鐫刻著中華民族的切膚之痛。
那年
山河變色,國土淪喪
中華民族的苦難時刻刻骨銘心
今天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
中華民族的復興腳步不可阻擋

在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
“殘歷碑”巨大石雕巍然屹立
碑形為翻到1931年9月18日的臺歷
歷史的一頁
如此赫然醒目,印入人心
居安仍要思危,盛世更需警鐘
編輯: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