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國少工委2025-08-14
晨光刺破云層,為草原鍍上金邊,一列列身著迷彩服的小小身影從晨霧中走來,用稚嫩的聲音一遍遍呼喊著堅毅的口號:“少年強,則國強”,聲音響徹云霄。
少年有為,強國可期。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來自河北、山東、湖北、江西等13個省份的少先隊員代表齊聚祖國北疆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起參加“紅領巾愛國防 石榴籽邊疆行”2025年全國少年軍校交流實踐活動。200余名熱血少年在這片廣袤土地開啟了一段為期5天,充滿斗志、激情、團結與夢想的旅程。
軍事比武:熱血少年展風采
活動伊始,一場緊張刺激的軍事項目大比武點燃了少年熱情。
“各就各位,預備……”
隨著教官一聲令下,精度射擊比賽現場瞬間安靜下來,只有微風拂過草原的聲音。少年們趴在草地上,緊緊握住手中的槍,眼睛死死地盯著瞄準鏡。
湖北少先隊員王棟衡屏氣凝神,手指輕輕扣動扳機,7環,8環,10環……
“中了!”他興奮地跳起來,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不遠處的翻越障礙賽場,是另一番緊張激烈的景象。1.5米和3.5米的障礙高墻矗立眼前,像是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山峰,但少年們沒有畏懼。
少先隊員進行翻越障礙項目比拼
內蒙古少先隊員張駿陽眼神堅定,助跑、起跳,雙手緊緊抓住高墻邊緣,用力一撐,身體便輕盈地翻了過去。
“看著隊友們都那么努力,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能掉鏈子。”張駿陽說,盡管賽道難度很大,但“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沖過去”。
天空飄起細雨,地面也開始變得濕滑,但這些困難絲毫沒有影響少年們的斗志。
圓木負重項目是山西少先隊員劉驍覺得最辛苦卻也印象最深刻的項目。他和隊友們雙手環抱圓木,齊聲喊著口號。“一、二,起!”少年們把圓木扛在肩頭數次舉起,盡管汗水浸濕了衣衫,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顫抖,肩膀被圓木壓得火辣辣地疼,但沒有一個人喊累,也沒有一個人放棄。
少先隊員在雨中進行圓木負重項目比拼
“是信念在支撐。”劉驍覺得,只要大家并肩作戰,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將圓木舉過終點。比賽結束后,他表達了對部隊官兵的崇敬之情:“解放軍叔叔每天都是這么辛苦地訓練,我們這點累又算什么,我覺得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增強體魄,長大后才能報效祖國。”
最令人激動的當屬穿越火線綜合賽道,場邊圍觀的各省隊員一層又一層,加油聲不絕于耳。
廣袤的草原上“硝煙彌漫”,少年們手持仿真步槍,臉上涂著迷彩油膏,如同一支支精銳的特種部隊。
江西少先隊員黃書顏所在的小隊用戰術手語在賽場上布置著射擊點位,在激光瞄準器發出“滴滴”聲響的瞬間,她們迅速出擊,精準擊中“敵方士兵”。
黃書顏很喜歡這種沉浸式的戰地體驗,她平時最崇敬的戰斗英雄就是用胸膛堵槍眼的黃繼光,“今天比賽中,一個隊友從木箱后面翻過去的時候,我立刻就跑過去幫他打掩護。那個時候,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黃繼光。”黃書顏說。
夜晚的草原,熊熊燃燒的篝火讓少年們累意全消,各族少年穿上民族服飾,在篝火旁手拉手圍成圈,歡快舞蹈,高聲歌唱,蒙古的長調悠揚動聽,傣族的歌聲輕盈婉轉,壯族的歌謠熱情洋溢……火光映照著孩子們紅撲撲的臉龐,笑聲久久回蕩。
航天探秘:觸摸科技強國夢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草原上,少先隊員們踏上了新的征程。
走進“神舟家園-北疆星途”內蒙古航天科教研學中心,孩子們覺得像是踏入了一個神秘的太空世界。
少先隊員在中國月球探測器及月球車模型前學習了解中國探月工程
“哇,好壯觀啊!”在“神舟啟航”展區,巨大的火箭模型聳立眼前,孩子們發出陣陣驚嘆。
在“中國空間站”展區,通過聲光電設備,孩子們身臨其境地體驗空間站里的生活場景。他們好奇地看著各種儀器設備,仿佛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宇航員,在太空中遨游。
少先隊員在模擬返回艙中體驗VR互動項目
湖北少先隊員游予諾在太空植物種植模型前觀察著,久久不愿離去。走出場館后,她依然興奮不已:“太空里也能種植物,真的太神奇了!”
當天下午,在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輪訓大隊,少先隊員們跟隨警官學習打靶,“砰砰”的槍聲響起,江西少先隊員葉逢洋興奮地說:“拿起槍代表著責任,象征著軍人的榮耀,能學習打靶我感到很榮幸!”
在邊防警官講授的“八千里邊關、鋼鐵鑄就的‘北疆長城’”國防教育講座上,孩子們聽得入神,有的孩子邊聽邊抹眼淚。
河北少先隊員周清晨的淚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轉,“警察阿姨給我們看了他們在千里無人區的派出所里執勤的樣子,能無怨無悔堅持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保衛祖國,守衛邊疆,讓我非常感動。”他很敬佩邊防警官的精神,“作為學校國旗護衛隊的隊長,我想把在這里學習到的精神品質帶回學校,告訴隊員們。”
廣西少先隊員藍詩媛心中也滿是感動:“國防就像一個大盾牌,保護著我們。在只有6個人的邊境派出所,邊防警官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守在崗位上,這就是我們的人民英雄。”
徒步“長征”:紅色基因鑄忠魂
大青山上,微風輕拂,草木沙沙作響,似訴說著一個個當年的革命故事。少年軍校學員代表踏上了“重走長征路”的挑戰步道,切身感悟長征精神。
沿途,由各省少年軍校選派的12名紅領巾講解員分散在各個點位,為走上“長征路”的少年們講解著紅色故事。
紅領巾講解員為大家講述紅色故事
山東少先隊員于昊陽站在起點,深情地講述著《別瑞金》的故事:“淚雨紛紛灑瑞金,里格十唱別紅軍。草鞋雞蛋來相送,難舍難分魚水親……”
故事結束,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于昊陽深受打動,他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說道:“紅軍們自己那么艱苦,還時刻想著幫助老百姓,這就是‘為人民服務’。我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有擔當的新時代好少年。”
河南少先隊員白家豪講述的《爬雪山》吸引了許多同學駐足聆聽。
“夾金山上,雪下得像刀子一樣,寒風刮在臉上生疼。1935年6月,紅軍戰士穿著單衣,踩著沒膝的積雪往上爬……”白家豪神情專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冰天雪地之中,“只要大家心齊,再高的山也能踩在腳下。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白家豪說,他要把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講給更多同學聽。
“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徒步,更是傳承紅色精神之旅,少年們切身體會革命艱辛,用心靈感悟長征精神。”山西少年軍校帶隊老師趙海霞說。
現代國防實力的日益強大,無不依靠著科技進步。在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大學,少年們走進了科技小課堂。
課堂中,無人機在空中靈活地飛行,賺足了眼球。
貴州少先隊員廖藝琳對老師講解的無人機給戰士們送餐的知識點特別感興趣:“它能及時給戰士們提供補給,讓戰士們在艱苦的環境里感受到家的溫暖,也體現了祖國科技的強大。”
無人機、機器狗、3D打印機……山東少先隊員王溫新驚嘆于這些先進科技:“它們不僅是未來戰場的重要工具,更是科技與軍事相結合的完美體現。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要加倍努力,將來為科技強國作貢獻。”
民族團結:石榴籽兒心連心
夜幕降臨,一場充滿歡樂與溫情的國防知識快問快答暨“民族團結一家親”聯歡會在歡聲笑語中開始。
舞臺上,來自不同民族的少年身著絢麗多彩的傳統服飾,帶來了各具特色的歌舞、朗誦等節目。
來自云南西雙版納的哈尼族女孩朱金玉為大家獻唱了西雙版納州州歌《讓我聽懂你的語言》。“我把家鄉的歌曲帶給新認識的小伙伴們,希望他們能喜歡云南,也想邀請大家去我的家鄉玩。”朱金玉說。
除了云南,來自內蒙古、廣西、貴州、寧夏、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少先隊員紛紛向大家介紹本民族的文化和習俗。
山西少先隊員施玉璇和來自新疆的哈薩克族小伙伴一起比賽摔跤,兩人歡笑著在草地上打滾。“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雖然大家來自不同地方,但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施玉璇開心地說道。
各民族少先隊員在草原交流
晚會現場,少年們手牽手,共同唱響了民族團結的贊歌。他們的笑容如同綻放的花朵,純真而美好。這一刻,“石榴籽一家親”成為孩子們心中難以磨滅的溫暖與情誼。
湖北荊門市掇刀區望兵石學校校長范銀月看著晚會現場孩子們愉快的氛圍深有感觸:“每一次文化碰撞都讓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心靈更加豐富。我想他們能從中體會到尊重與理解、欣賞與包容,未來必將更好地為促進民族團結貢獻力量。”
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勇前行
活動即將結束,少先隊員們走進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舉行集體祭奠英烈儀式,共同緬懷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人民英雄。
少先隊員向革命先烈敬獻鮮花
9時,文化廣場中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前,少年軍校學員代表整齊列隊,莊嚴肅立。他們高唱國歌,歌聲嘹亮,響徹云霄。
為先烈默哀,向先烈敬禮!少年們眼眸中滿是對先烈的崇敬。
“站在蒼松翠柏之中仰望你,高高聳立的人民紀念碑。你的莊嚴宏偉,是無數共產黨人挺拔的雄姿……”16名少先隊員代表齊聲朗誦詩歌《仰望人民英雄紀念碑》,深情的聲音似在與先烈隔空對話。
少先隊員代表朗誦《仰望人民英雄紀念碑》
來自廣西的少先隊輔導員李昭慧熱淚難抑:“身為祖國南疆的教育工作者,此刻在北疆緬懷英烈,深感無論在祖國哪一個角落,忠誠衛士都在默默守護共同家園。全國少年軍校交流實踐活動意義非凡。幾天的沉浸體驗,在隊員們心中深深種下了崇軍尚武、固我國防、守我安全的信念種子。”
離營這天,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寧夏少先隊員李宇宸在日記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前輩們用長征精神點亮了新中國,我們這代少年,要用知識和勇氣守護好這盛世。”
踏上歸程,順利回到家鄉的孩子們又將開啟新的學習生活,但小小的改變正悄然發生。
“在少年軍校的日子,是我暑假最難忘的時光。”廣東少先隊員張芯婷說,“紀律不是束縛,堅持不是口號。這段經歷教會我的,不只是軍人的模樣,更是擔當與成長。”
“以前孩子總愛賴床,現在每天到點就自己起來疊被子,說‘教官說了,被子要疊成豆腐塊,這是軍人的規矩’。”云南少先隊員劉博睿的家長發現,孩子好像長大了很多,“看著他曬黑的小臉,卻透著一股從沒見過的精氣神,說話做事都多了份條理和擔當,我們心里真的很欣慰又感動”。
山西少先隊員宋暢的父親也給帶隊老師發去了感謝信息:“孩子回來后眉飛色舞地講著邊疆的故事,我知道,這次活動讓她懂得了‘家國’和‘團結’,讓她明白‘愛國防’不是一句遙遠的口號,‘石榴籽’也不是抽象的比喻。”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從娃娃抓起的國防教育、精彩紛呈的少年軍校活動,讓小小少年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健的意志體魄,踏著堅實步伐,大步邁向光輝未來。
來 源:中國青年報(2025-08-13 ?01版)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呈宣
編輯:高富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