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臨汾日報2025-08-26
“今夕是何年?”
一聲輕柔而迷茫的詢問,在安靜的臨汾市博物館《千秋平陽》突然響起。記者劉臨琦愕然回頭,看見了最不可思議的一幕:那尊本應靜止無聲的蒲劇《表花》中小姐桂英的蠟像旁,一位身著蒲劇戲服的少女正水袖輕揚,眼帶迷惘——而她,分明是蠟像劇中并未陳列的丫鬟梅英。??
“2025年。”記者下意識地回答。 少女聞言踉蹌后退,倚靠在展柜上,喃喃自語:“2025年……果然夢里不知身是客……”她隨即清唱起《表花》片段,聲如出谷黃鶯,卻帶著幾分凄迷。
這位自稱是《表花》中丫鬟梅英的扮演者,對眼前的一切顯得既好奇又惶恐。“我方才還在花園中與小姐嬉戲,轉眼怎到了這白玉宮殿(指博物館)?”她的眼神清澈如水,卻盛滿了時空錯位的驚惶。
“此物……莫非是某位修行者的遺存???????
記者陪同這位特殊的參觀者開始博物館之旅。在位于該館一層的《遠古足跡》展廳,梅英凝視著1953年出土的頭骨化石,蹙眉良久,忽然冒出一個讓記者頗感意外的問題:“此物……莫非是某位修行者的遺存?
記者連忙解釋這是數十萬年前的先民。“數十萬年?”梅英驚得后退半步,喃喃道:“比大宋官家說的堯舜時代還要久遠……”她仔細聆聽人類進化史,不時發出驚嘆之聲,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1953年,在襄汾縣發現的丁村遺址,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臨汾市博物館的遠古足跡展廳,就展示了在丁村遺址三次大規模發掘的部分成果。)
行至二層的《晉霸春秋》展廳,梅英卻如數家珍。站在晉文公雕像前,她娓娓道來:“文公流亡十九載,終成霸業,此事在我們那時常被搬上戲臺。”她補充的許多細節,為記者提供了全新的歷史視角。??????
當記者提及“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時,梅英輕嘆一聲:“介大夫高義,可惜官家終究負了他。”這段對話引得周圍游客駐足傾聽,不少人還以為這是博物館新設的互動表演。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梅英用古雅的詞匯描述現代事物:稱玻璃展柜為“水晶壁”,叫電梯為“自動升屋”。在展區,她被精美的青銅器所吸引:“這些器物的工藝,較我們宋時還要精湛幾分。”
最令人難忘的是在臨汾市博物館的裸眼3D觀象臺前。梅英初見時畏縮不前,她一雙杏眼瞪得圓圓的,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袖,經記者多次鼓勵,才鼓起勇氣嘗試。當未來世界的景象呈現眼前時,她先是一驚,繼而欣喜:“莫非這便是仙境?此等技術,真非人力可為也!”
夕陽西下,博物館的閉館鈴聲響起。梅英行至《表花》展區前,對著小姐桂英的蠟像深深一揖。
“適才驚惶,未能唱完全曲,此刻當續前緣。”她輕整衣袖,再次唱起了那首《表花》,聲調婉轉悠揚,比先前更多了幾分釋然與通達。唱至尾聲,她的身影在漸暗的天光中漸漸淡去,猶如水墨氤氳,唯有余音繞梁,久久不散。??????
記者怔在原地,館內監控或許記錄下了什么,或許什么都沒有。沒有信物,沒有痕跡,只有那段余音繞梁的戲曲……
這一切是真實的穿越,還是一位極投入的蒲劇演員一場浸入式的夢?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天,歷史仿佛真的開口說了話,而每一個聽到的人,都為之神魂傾倒。
編輯: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