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鐵道博物館2025-10-22
????
“我的鐵路風景” 故事匯原創美文征集展示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那些旅途中的感受和回憶,都將在這里慢慢展開。我們也期待屏幕前的你加入,無論你是記錄了綠皮火車上的慢時光,還是捕捉了高鐵窗外的四季變換,亦或是珍藏著車站里的暖心瞬間,都歡迎將這些獨一無二的鐵路故事寫成文字投稿給我們。
下面,讓我們繼續欣賞精彩作品吧!優秀作品展示(第三期)
我的鐵路風景
?鐵軌在視野中延伸,宛如兩條細長的絲帶,穿梭于廣袤的大地,串聯起無數的風景與故事。于我而言,鐵道不僅是一種交通方式,更是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窗,沿途的每一幕風景,都鐫刻著獨特的記憶與情感。
?踏上列車,透過車窗,城市的喧囂漸漸遠去。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城郊的田野。初春時節,大片的土地被翻新,褐色的泥土泛著濕潤的光澤,仿佛是大地書寫的詩篇。勤勞的農民駕駛著拖拉機在田間穿梭,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耕作圖。沒過多久,田野就被嫩綠的麥苗覆蓋,微風拂過,麥浪輕涌,沙沙作響,像是大地在吟唱著生命的歌謠。而到了夏秋,金黃的稻穗低垂,飽滿的玉米挺立,沉甸甸的果實彰顯著豐收的喜悅,空氣中彌漫著農作物特有的清香,讓人沉醉其中。
?列車繼續前行,穿越山林。茂密的樹林宛如綠色的海洋,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落,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清晨,樹林間霧氣繚繞,宛如仙境,隱約能聽見鳥兒清脆的啼鳴,為靜謐的山林增添了幾分靈動。松鼠在樹枝間跳躍,身影敏捷,偶爾還能看到野兔在林間一閃而過。秋天的山林則是五彩斑斕的世界,楓葉紅得似火,銀杏葉黃得燦爛,與蒼翠的松柏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當列車穿過隧道時,短暫的黑暗與出隧道瞬間的光明交替,帶來一種奇妙的視覺沖擊,仿佛經歷了一場時空的轉換。
?鐵道也會沿著蜿蜒的河流延伸。平靜的河面如同一面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和兩岸的景色。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面,打破水面的平靜,蕩起一圈圈漣漪。河岸邊,垂柳依依,柔軟的枝條隨風飄動,仿佛在向過往的列車招手。若是在清晨,河面上會升起一層薄薄的霧氣,如夢如幻;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在河面上,金光閃閃,與天邊的晚霞相互輝映,美不勝收。有時還能看到漁民劃著小船在河中捕魚,他們的身影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和諧的水鄉畫卷。
?除了自然風景,鐵道沿線的人文景觀同樣令人著迷。途經一些古老的村莊,白墻黑瓦的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升起,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村口的老槐樹見證了歲月的變遷,樹下坐著閑聊的老人,嬉戲玩耍的孩童,構成了一幅溫馨的鄉村生活圖景。還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小鎮,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傳統的手工藝品店、小吃攤散發著獨特的魅力。當地居民的生活節奏緩慢而悠閑,與列車上匆匆而過的旅客形成鮮明的對比,卻也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寧靜與美好。
?而在漫長的鐵道旅途中,最動人的風景或許還是那些同行的旅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身份和故事。坐在我對面的可能是一位懷揣夢想,前往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他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旁邊或許是一位歸家心切的游子,緊緊抱著行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也可能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出游,孩子們興奮地指著窗外的風景,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與這些旅人的短暫相遇和交流,也成為了鐵道風景中獨特的一部分,讓我感受到人生的豐富多彩。
?我的鐵道之旅仍在繼續,每一次啟程,都有新的風景等待著我去發現。那些沿途的自然景觀、人文風情以及旅途中的點滴故事,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被鐵道這根絲線串聯起來,構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畫卷,也讓我對未知的旅程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和期待 。
小學中低年級組
作者:劉昀依

《我的鐵路風景》 ?趙玥涵(6歲) 北京
鐵軌上的童年——我的鐵路風景
鐵軌延伸向遠方,似時光的藤蔓,纏繞著我童年的夢。幼年時,在牡丹江與佳木斯間往返的火車旅程,如靈動的膠片,在記憶暗室里一遍遍顯影 。
我是在邊陲小城——東寧的姥姥家長大的,回佳木斯的爺爺家就要汽車轉火車。小時候媽媽帶我坐火車的記憶猶如潺潺的溪流在我的心間蜿蜒伸長。綠皮火車“哐當哐當”,是我童年旅程的獨特配樂。車窗外,東北大地像打翻的顏料盤。春日,剛抽芽的柳枝在風里蕩秋千,和火車玩著捉迷藏;盛夏,大片金黃麥浪涌起,似給大地鋪了絨毯,火車駛過,麥浪分開又合攏,像在給鐵軌行注目禮;深秋,五花山打翻調色盤,紅的楓、黃的楊、褐的柞,在車窗上流淌成畫;寒冬,銀裝素裹的世界里,鐵軌是條黑色的琴弦,火車輪與鐵軌撞擊,似在彈奏冰天雪地的歌謠。
車廂里,滿是煙火氣。鄰座的阿姨會分享黏豆包,糯米香混著紅豆沙甜,在狹窄空間里彌漫。我趴在小桌上,看陽光透過臟臟的車窗,在對面座位投下菱形光斑,光斑里,細小塵埃跳著神秘舞蹈。乘務員推著小車叫賣,“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那聲音和鐵軌節奏奇妙融合,成了旅途中別樣的盼頭。
在火車上,能望見山巒后隱約的國境線,神秘又莊嚴;到佳木斯,松花江畔的風會追著火車跑,帶著江水的腥甜。火車穿梭,把兩個城市的風景與故事串起,我在這頭看東寧的寧靜,在那頭聽佳木斯的喧囂,鐵軌成了認知世界的移動長廊。
如今再憶,那些旅程早已不是簡單的位移,而是成長的擺渡。火車像位沉默的老師,用窗外流動的風景教我季節變換,用車廂里的人情教我溫暖珍貴。鐵軌延伸的,不僅是距離,更是童年對世界最初的好奇與熱愛,讓我知道,遠方有看不完的風景,人間有暖人心的煙火,而成長,就藏在這一趟趟“哐當哐當”的奔赴里,在牡丹江與佳木斯的往返間,悄然抽枝發芽。
中學組
作者:孫天昊

《童眼看世界》 于梓涵(9歲) 秦皇島
《我最盼望的是鐵路那頭的新年》
從我剛會走路開始,我最盼望的就是每年冬天坐火車去見爺爺奶奶過新年。媽媽說小時候的我還沒有旅行箱高,躺在有點硬的臥鋪上數著數字就睡著了。現在我7歲啦! "復興號"或是 “和諧號”像大龍,咻地一下就從北京鉆到了重慶。以前要睡一個晚上的路程,現在吃完幾包小餅干就到了。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方便面的香味,媽媽總說這是"垃圾食品",可是在火車上,連空氣都在幫我求情呢!
我知道每次檢票口亮起綠燈,穿制服的叔叔阿姨就會喊起來說:"帶小朋友的先走!"。我像小船長似的舉著票,領著爸爸媽媽穿過長長的走廊。車輪開始唱歌時,我的彩筆也跳起舞來,畫重慶的火鍋冒著泡泡,畫奶奶家陽臺上曬著即將入泡菜壇的薺菜,還有太爺爺家大坡上的年夜飯。
列車經過一個又一個城市,每個地方停幾分鐘,我記住了石家莊、鄭州、宜賓……還要穿過一個個山洞,耳鳴很難受!當穿過最后的山洞,我整個人貼到玻璃上,耳鳴消失了。我看到站臺上三個熟悉的身影,是爺爺奶奶和小叔。奶奶還留著齊腰長辮子,爺爺的手一把把行李接過去。"慢點跑!"爸爸的聲音追不上我的新年小皮鞋。小叔飛快地搶過我,把我舉得高高的,掄了一圈又一圈,回家嘍。
山城的燈籠亮起來,火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大人們忙著貼春聯做湯圓,我偷偷把畫滿食物和火車的本子給奶奶看,告訴她我愛吃北方的餃子也愛南方的湯圓。奶奶說我畫的長長的鐵軌就像根紅繩,把北京和重慶系成了一個大大的中國結。???????? ??????
小學中低年級組
作者:蔡明伊
投稿作品,請掃下方二維碼

編輯: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