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少年報》2025-11-03
本周喜報準時抵達一起看看這周,哪些小粉絲的大作登報展示了呢?
我的大作
摔在地上的糖醋排骨
這學期,我終于說通媽媽,能和同學們一起在學校吃午飯了。上午第四節課一結束,我就跟著大家往食堂跑。端著餐盤和前桌小琪排隊時,我們還在聊剛學的數學題。忽然,我瞥見個熟悉的身影——是媽媽。 “竣升!我給你做了好吃的。”她端著飯盒朝我走來。身邊立刻有同學小聲說:“看,他媽媽還來送飯,真幼稚!” 聽到這話,我的臉一下子燒了起來。“不是說好在學校吃嘛!”我沖過去,拽住媽媽的袖子往外拖。她被我拽地踉蹌了一下,飯盒“啪”地掉在地上,糖醋排骨撒了一地——那是我最愛吃的,以前生病沒胃口,媽媽總做這個給我。我盯著地上的排骨,瞬間愣住了。 “ 我 …… 怕 你吃不慣學校的菜……”媽媽的聲音輕得像片落葉,她彎腰撿飯盒,發絲垂下來遮著臉。我不敢再看她,轉身跑回了教室。下午的課,我一個字也沒聽進去,耳邊總回響著飯盒落地的聲音。
課后,同學遞來個寫著我名字的紙袋,里面是洗干凈的飯盒,還有張便利貼:“盒子里是曲奇,和同學們分著 吃吧。” 瞬間,我鼻子一酸,眼淚掉了下來。后來,媽媽還常做好吃的送到學校,而我會驕傲地分給同學:“嘗嘗,這是我媽媽做的!”?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心小學?五(3)中隊 史竣升
指導老師 馬文瀟
點評:文章開頭鋪墊自然,爆 發沖突時令人揪心,結尾的轉折出 人意料——母親沒有責備,卻送來 曲奇和分享的善意。從“羞愧”到 “驕傲”的轉變,寫出了母愛的理 解與寬容,也寫出小作者對獨立的 渴望,及對媽媽的愛的深刻理解。?
山東省語文特級教師 畢英春
我的大作
劃 船
揮動船槳?
左一劃?
右一劃?
就像蜻蜓點水?
小船在水面上
飛快地滑行呀
水中一朵白云?
擋住了小船的去路?
我用力一劃?
小船和我一起?
劃上了白云?
北京市西城區三義里小學?三(11)中隊?張懷熙
我的大作
左權將軍與黃崖洞保衛戰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段關于抗戰的故事。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那時候咱們的八路軍戰士武器 非常短缺,平均每支槍只有5發子彈,很多戰士只能拿著大刀和敵人拼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八路軍決定自己造武器。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在了一位叫左權的將軍肩上。他決心要在一年內造出一萬支步槍!左權將軍是黃埔軍校的高才生,還去過蘇聯留學,是一位能文能武的 將才。他走遍了太行山,最終在山西黎城縣選中了一個叫黃崖洞的地方。這里四面都是懸崖,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能進去,易守難攻,是建兵工廠的理想地點。建廠過程困難重重。工人們沒有現代化工具,只能用鐵鍬、錘子一點點開鑿。他們把日軍的鋼盔、炮彈殼撿回來煉鐵,甚至拆掉敵人鋪的鐵軌來造槍管。就是靠著這樣的土辦法,到了1941年,這個藏在山洞里的兵工廠每個月能造出400多支步槍和2000多枚炮彈!可惜好景不長,日軍發現了這個秘密基地。1941年11月,5000多名日軍帶著大炮和毒氣彈撲向黃崖洞,而咱們八路軍只有1000多人防守。但是左權將軍早有準備。他在路上埋了大量地雷,還利用假地雷迷惑敵人。戰斗打響后,日軍果然中了埋伏。第一天就有幾百個日本兵被地雷炸得人仰馬翻。戰斗中涌現出許多感人的故事。兵工廠工人發明了“大拉雷”,一拉繩子就能引爆山上的石頭,砸得日軍抱頭鼠竄。17歲的小戰士崔振芳,是部隊的司號員。戰斗最激烈的時候,他強烈要求去最危險的前線。不會開槍,他就抱著一箱手榴彈,在碉堡里一顆接一顆地砸向敵人,直到最后壯烈犧牲。
還有工人彭清理,被日軍抓住后, 敵人當著他的面殺害了他的家人,逼他說出兵工廠的秘密。他寧死不 屈,被推下懸崖,幸好被樹枝接住,保住了性命。這場仗整整打了11天,八路軍以少勝多,創造了抗戰史上的 奇跡。可惜的是,左權將軍在1942年的一次戰斗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為了紀念他,當地人民把他戰斗過的地方改名為“左權縣”。同學們,今天的黃崖洞還保留著當年的痕跡。銹跡斑斑的機器、 懸崖邊的碉堡、山路上的彈坑,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歷史。這座藏在深山里的兵工廠,為我們展現了抗戰時期中國軍民的智慧和勇氣。 他們用最簡單的工具造出武器,用最原始的方法守住陣地,用最堅定的信念保衛國家。這段歷史告訴我們:真正的強大,不在于武器有多先進,而在于人心有多堅定;真正的英雄,不僅是戰場上的將士,也是每一個默默奉獻的普通人。?
山西太原國科實驗學校 王嘉祎
指導老師 燕波 張飛龍
(注:本文為作者9月18日參加以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為主題的大中小學開學季共上一堂主 題思政課上的分享稿。)
我的畫作
碩果累累

黑龍江省穆棱市明德中心學校?六(1)中隊 張曉潁
我的畫作
秋收

重慶市沙坪壩區融匯沙坪壩小學?二(7)中隊 王語熙
指導老師 周瑞


沒有展示的小朋友們別心急,鎖定下周同一時間,說不定,下一個就是你~
編輯: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