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實驗學校”微信公眾號2025-09-29
為落實“同上一堂思政課”育人要求,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文化自信。金秋九月,史家實驗學校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教育契機,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中華文明”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今年暑期,少先隊員們積極參與“傳承抗戰精神 致敬革命先輩”主題隊報征集活動。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畫筆繪制了一幅幅精美隊報,表達對抗戰英雄的致敬。


活動后,同學們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感受。很多同學都紛紛表達:歷史不能忘記,抗戰精神要銘記在心。



新學期的紅領巾電視臺節目也全面換新,《青馬少年說》欄目,青年團員老師帶著少先隊員一起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成就;《抗日英雄譜》欄目,各個中隊的小小少年們將抗日英雄的故事傳播。





9月15日,史家實驗學校高、低年級部的操場,“銘記九一八 吾輩當自強”主題升旗儀式莊嚴肅穆。隊員們用飽含深情的詩朗誦表達了對那段屈辱歷史的憤慨,激情澎湃的吶喊是對新時代少年的激勵。難忘抗戰歲月,難忘抗戰英雄。




9月24日,在中隊輔導員的帶領下六年級隊員們走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與中國園林博物館,在歷史回望中筑牢愛國情懷,在文化探尋中明晰使命擔當。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外雕塑園的英雄群像莊嚴肅穆,無聲訴說著烽火歲月的堅守。從“民族危機,救亡興起”展廳中覺醒的吶喊,到“國共合作、共赴國難”的團結一心;從“抗戰燈塔、中流砥柱”里中國共產黨的領航擔當,到“浴血疆場、民族壯歌”中的英勇無畏,每一幅圖片、每一件文物都是鮮活的思政教材。






“尋找精神守護者,采集愛國火種”是本次“行走的思政課”的核心任務。同學們手持任務卡,在展柜間駐足沉思:有人在見證不屈抗爭的舊武器前寫下感悟,“彈痕里藏著民族的骨氣”;有人記下英雄趙一曼“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絕筆,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光。在“日軍暴行、慘絕人寰”展廳,南京大屠殺的史實震撼人心,讓同學們深刻懂得和平的珍貴;“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展區則賦予這堂思政課深刻內涵——愛國,是銘記歷史更要守護當下。





隨后隊員們乘車前往中國園林博物館,探尋“先輩守護的是怎樣的土地”這一核心問題。剛入館,圓明園全景巨型雕塑便讓同學們驚嘆于中華大地的園林瑰寶,直觀感受“文化沃土”的厚重。在輔導員引導下,大家穿梭于蘇州暢園的精巧雅致、嶺南余蔭山房的獨特風情間,在“中國古代園林廳”追溯造園歷史,在“園林文化廳”解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







此次“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中華文明”主題系列教育活動,是史家實驗學校扎實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生動實踐。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少年兒童的思想政治引領,堅持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通過主題升旗、場館研學、課程滲透、文化浸潤等多種形式,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這堂“大思政課”不僅讓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更引導孩子們在歷史的回望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文化的滋養中補足精神之鈣。學校將繼續秉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創新“大思政課”的載體與模式,讓愛國的種子在童心深處生根發芽,激勵廣大少年兒童立志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編輯: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