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三小學”微信公眾號2025-11-04



清晨的校園里,學生們背著輕便的書包輕快地步入校門。這些照片記錄了他們帶著“輕裝”開啟一天學習的瞬間——書包里不再塞滿沉重的課本和練習冊,取而代之的是精簡的學習資料和必要用品。
為切實解決學生書包過重問題,助力學子在“輕裝”中高效學習、快樂成長,福州市倉山區進附三小精心策劃并開展了“書包‘輕’上陣”校園減負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學減重、高效學習、協同育人”為目標,通過調研診斷、實踐行動、成果檢驗三大階段的閉環推進,為校園減負工作交出了一份扎實且富有溫度的答卷。
調研診斷:以數據為筆,勾勒減負“施工圖”
活動伊始,學校通過設計調研問卷,全面摸底書包過重的“痛點”與“堵點”。從“問卷截圖”中可以看到,學生家長對“書包減負”的關注度與參與意愿極高,大家紛紛就“書包里的冗余物品”“作業的分層優化”等問題建言獻策。基于調研數據形成的分析報告,為后續活動的精準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同時,學校向全體家長發布《校園書包‘輕’上陣倡議書》,通過這一倡議的發布與傳遞,見證家校齊心聚力、共啟減負征程的積極行動。






實踐行動:以創意為帆,揚起減負“行動力”
在“實踐行動周”,各班級紛紛開啟“頭腦風暴”,征集“減重金點子”。從“班級‘減重金點子’”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充滿智慧的妙招:有學生提出“按課程表分層整理書包,只帶當日必需用品”;有教師建議“優化作業設計,減少重復性紙質練習”;有家長分享“為孩子準備輕便文具與分層收納袋”……這些金點子經整理后形成“實操清單”,成為全校推廣的“減負指南”。





另外,學校“給書包減負”主題班會的開展讓“減負”理念深入人心,更讓孩子們卸下物理重量,減輕心理壓力,用輕松姿態擁抱高效學習與快樂成長。






成果檢驗:以成效為證,繪就減負“成績單”
經過三周的實踐,“減重前后數據對比”中的一組組數據,直觀呈現了活動的顯著成效——學生書包平均減重約30%,作業完成效率提升25%。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也發生了積極變化:他們更善于規劃學習用品,更樂于參與課堂互動,臉上的笑容也因“輕裝”而更加燦爛。








活動最后,每個班級發布《校園書包減負長效管理建議》,將“輕裝理念”納入學校常規管理,讓減負成效持續惠及每一位學子。






在此次“書包‘輕’上陣”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校園減負”的實踐探索,更是進附三小對“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生動詮釋。從此次實踐活動的精細化設計,到多類實踐素材的全面歸檔,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學校對學子成長的關懷。未來,學校將繼續以創新為動力、以協同為支撐,讓“輕裝成長”的美好圖景在校園里持續鋪展,讓教育的溫度在“減負增效”中不斷升溫。
《中國少年報》通訊員 林國業提供線索
編輯: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