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網2025-11-10
11月6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寶豐鎮紅衛小學的陶藝室里,一場別開生面的陶藝作品鑒賞會正在溫馨進行。該校陶藝社團的指導老師與孩子們在一起,共同品評、欣賞他們親手創作完成的200余件陶藝作品。這些充滿童真與想象力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也成為了該校深耕素質教育、探索特色美育實踐的一份亮眼成績單。

泥塑的小動物憨態可掬,刻畫著花紋的杯碗碟盤充滿生活氣息……一件件形態各異、質樸可愛的陶藝作品展現了無盡的想象力。指導老師與孩子們一同穿梭于作品之間,時而駐足細觀,時而低聲交流。老師耐心地講解著每件作品的創意亮點和制作技巧,引導孩子們感受泥土在手中成型、變化的神奇過程,體會創作帶來的成就感與喜悅。孩子們則興奮地介紹著自己的“寶貝”,分享創作時的構思與趣事,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為落實“生活·實踐”教育,開展“相守計劃”活動,豐富特色校園文化,推進“快樂成長”工程,2024年秋季學期,紅衛小學開始成立陶藝社團,開設陶藝課程。學校建成150平方米的陶藝工作坊,配備了電動拉坯機、電窯爐等設備。“在陶藝工作坊建設中,我們將陶藝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手段,探索陶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陶育德,以陶育能,讓學生在陶藝教育中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和表現美。”紅衛小學負責人說。
“我們學校陶藝社團自成立以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這次集中展示的200多件作品,是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從揉泥、拉坯、塑形到上釉、燒制,一步步親手完成的。”紅衛小學陶藝社團負責老師介紹道,“陶藝不僅是門手藝,更能磨煉孩子們的耐心和專注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看到一塊普通的泥巴在自己手中變成一件藝術品,那種喜悅是無法替代的。”

這200余件充滿泥土芬芳與童趣的陶藝作品,是紅衛小學孩子們走上藝術探索之路的生動注腳,更是該校扎實推進鄉村素質教育、以美育促成長的豐碩成果。它們靜靜地陳列著,訴說著泥土的故事,也承載著鄉村孩子們五彩斑斕的夢想,展現了新時代鄉村教育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少年報》通訊員 朱本雙 供稿
編輯:瞿凱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