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網2025-11-03
作為江蘇省儀征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現代化教育標桿,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東區教育集團以 “慧達教育”為核心,通過硬件、師資、課程、實踐四維聯動,構建了“校內+校外+集團”的科技育人體系,有效提升了學生科學素養,并輻射帶動了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一、空間重構:讓科技教育 “觸手可及”
走進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東區校校園,“長江文化” 科技長廊串聯起樓道與戶外空間,從水力發電原理演示到江豚保護科普展板,精心打造科技長廊與12個專用場館,將科技元素融入校園場景。校長張興明指出,這些空間不僅是教室,更是學生的“創新實驗室”,旨在讓科學探究從課堂延伸至校園每個角落。

二、師資鍛造:構建專業化 “領航梯隊”
集團依托“專職+兼職”模式,打造了一支12人的跨學科核心科教團隊。通過系統化培養,近三年累計10人次教師、12項成果獲省市級榮譽,形成了“骨干引領、全員協同”的師資生態。正如一位省優秀輔導員操小冰老師所言:“我們不僅要教知識,更要培養孩子的探究精神?!?/p>

三、課程創新:打通 “學科融合” 快車道
集團打造了“四位一體”的科技課程體系:夯實國家科學課程基礎,拓展機器人編程等社團課程,強化競賽集訓隊挑戰,并深化跨學科融合實踐,如在科學課中運用數學分析、在編程課中融入紅色教育,形成全學科育人合力。

四、實踐賦能:從校園賽場到生活課堂
集團以“以賽促學、以實踐求真知”為特色,成果顯著。學生在省級信息素養大賽、“校園之間”智力競技總決賽及3D設計等競賽中屢獲省市級最高獎項,其中“儀征紫菜”科學調查項目更獲權威媒體報道與省級“優秀實施學?!狈Q號。同時,校內科普周、科學家進校園實現全員參與;校外依托8個實踐基地,年均開展超10場地質勘探、星空觀測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深化科學認知,踐行“以實踐求真知”。

五、集團聯動:書寫 “均衡發展” 新篇章
作為集團牽頭校,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東區校通過 “資源共享、特色共育” 機制,有效帶動了集團內6所成員校協同發展,彰顯了“一校一品、協同共進”的集團化辦學成效。江蘇省儀征市新集鎮中心小學的機器人教育屢獲省一等獎;江蘇省儀征市古井中心小學的生態科技項目在全國美境行動中獲獎;江蘇省儀征市寶能小學“科創教育”貫穿學校所有課程,校園文化中遍布科技元素;江蘇省儀征市劉集鎮中心小學的科技模型社團獲評揚州“五星級先進集體”;江蘇省張集小學聚集農科項目,扎實推進“一分試驗田”研究性學習項目,持續多年進行“水稻旱植”研究;江蘇省陳集中心小學科技教育扎實有效,是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這種 “核心校領航、成員校出彩”的模式,讓優質科技教育資源輻射整個區域,生動詮釋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儀征實踐”。
“科技教育不是少數人的競賽,而是每個孩子的成長必修課?!?在這一理念引領下,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東區教育集團牽頭校校長張興明表示將繼續深化“慧達教育”,通過科技與慈善、文化的融合,播撒創新種子,為區域教育發展注入持續動力。(余祥 、王瑩)
編輯: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