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網2025-07-30
(小記者采訪港科大學長)
我們一踏入校園,就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紅磚建筑群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翠綠的山坡上,遠處是一望無際的碧海藍天。“這里的圖書館可能是世界上風景最好的圖書館之一,”學長龍志桁自豪地介紹道,“落地窗外就是遼闊海景,學習累了抬頭就能看到海天一色。”
校園標志性的“天一泉”吸引了我們的注意。五塊來自五大洲的方形石頭環繞著潺潺流水,象征著學校的國際化特色。“就像這些水流最終匯聚在一起,我們學校也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學長解釋道。
(天一泉)
在學術交流環節,學長詳細介紹了港科大獨特的教學模式。學校采用全英文授課,給予學生充分的選課自由。“我們的評分不只依賴期末考試,平時作業、小組討論、課堂表現都占很大比重。”學長說,“這要求同學們始終保持學習狀態,就像跑馬拉松一樣需要持續努力。”
我們小記者們對學校的國際化特色表現出濃厚興趣。龍志桁分享了自己參加交換生項目的經歷,“可以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增加見聞,這是非常有趣的事。”
(港科創新科技中心)
參觀過程中,學校的現代化設施令我們贊嘆不已。24小時開放的海景圖書館配備先進的學習空間和豐富的電子資源;各類實驗室擁有頂尖的科研設備;演藝中心可容納200人舉辦各類活動。
“學校的餐廳就像一個小型美食城,”一位小記者興奮地說,“從中式點心到西式快餐應有盡有。”學長笑著補充:“確實,有時趕完作業后,一碗熱騰騰的云吞面是最好的慰藉。”
(港科大的食堂)
學長特別介紹了港科大豐富的校園活動。從學術競賽到文藝演出,從體育比賽到志愿服務,學生們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我們學校有許多學生社團,”學長說,“從傳統的辯論社、合唱團到特色的魔術社、麻將社,應有盡有。”
談到住宿生活,學長表示,宿舍不只是睡覺的地方,更是認識朋友、交流思想的重要空間。學校還專門為新生設計了各種活動,幫助大家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港科大演藝中心局部)
學長坦言,名校的學習生活并不輕松。“剛入學時確實感到壓力很大,課程難度高,身邊的同學都很優秀。”但他強調,“正是這樣的環境推動著我們不斷進步。在這里,競爭不是目的,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才是真諦。”
臨別時,學長鼓勵我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港科大這樣的學府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沒有達不到的高度。”
(港科大的“火雞”日晷)
此次港科大之行,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這座山海之間的學術殿堂所蘊含的精神內核,與全運會"拼搏進取、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不謀而合,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體育競技,通往卓越的道路都需要同樣的品質:面對困難時的堅韌不拔、遭遇挫折時的樂觀積極、以及追求目標時的全力以赴。作為小記者,我們要以此次探訪為新的起點,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踐行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我相信,只要保持求知若渴的態度、永不言敗的斗志,終有一天我們也能像港科大的學子們一樣,在各自的人生賽場上綻放光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第四組成員照片)
全運會信使:
文字:覃健峰(南寧市體強路小學)
黃銘恩(靖西市新靖鎮中心小學二年級)
何心琪(百色市德保縣鑒河小學三年級)
農瑾瑜(靖西市第六小學五年級)
田沐靈(南寧市第十四中學七年級)
何亦橋(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
攝影與采訪:
田沐靈(南寧市第十四中學七年級)
何亦橋(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
編輯:高富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