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輔導員2025-08-15
“木”,象征一人栽下一樹,播撒綠的希望;“林”,寓意兩人并肩共植兩樹,讓綠意漸濃;“森”,則代表眾人齊心栽植一批樹,讓萬木蔥蘢,匯聚成廣袤森林……在中華大地上,有一群默默奉獻的綠色守衛者,他們以大地為卷,青山為墨,不畏艱辛,鍥而不舍地用汗水澆灌出一片片翠綠,裝點起祖國的萬里山河。
3月草長鶯飛,正是植樹造林、播撒希望的時節。隊員們,讓我們一同植樹澆根,“澆”好三位新朋友。
第一位新朋友,名叫“堅持”。自2013年以來,無論晴雨,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會抽出時間,與少先隊員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在植樹現場,習近平總書記將其變成生動的思政課堂,親自傳授大家種樹方法和成材關鍵。為了更好地領悟“植樹課堂”的精髓,我們可以和輔導員一起走進森林“與大自然對話”,可以親手種植或者認養一棵小樹,許下“小樹和我共成長”的約定,感受“堅持”這位朋友帶來的豐碩成果。
隊員們,在為美麗中國增綠的道路上,我要向大家介紹第二位新朋友——“凝聚”。你們知道嗎?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之畔,一支來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團隊正運送樹苗、挖坑換土、栽植培土、拉線踩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勉勵青年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無數人因共同的綠色夢想而聚集,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綠色長城。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在植樹護綠的路上凝聚愛和奉獻的力量。一人之力或許微薄,但當我們手挽手、心連心時,就能創造出無窮的奇跡。
接下來,讓我們歡迎第三位新朋友——“接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一茬接著一茬種,一代接著一代干,不斷增厚我們的‘綠色家底’。”接力,是一代代人接力奮斗,用汗水和智慧將昔日“不毛之地”變為“塞上綠洲”,實現右玉的綠色嬗變;接力,是幾代塞罕壩人不懈努力,讓沙地變林海、荒原成綠洲,成就世界最大人工林的塞罕壩傳奇。隊員們,我們也是這綠色接力中的一員,我們的每一份努力,都將為美麗中國增添一抹綠意。
右玉的秋天(馮曉光 攝)
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如今,神州大地,處處盎然。讓我們與三位新朋友攜手共進,一起奮躍“春天里”,續寫屬于中國的“綠色奇跡”。
編輯:瞿凱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