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領巾集結號2025-08-26
少年兒童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未來生力軍,少先隊是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大學校。暑假期間各地少先隊組織紛紛開展主題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少先隊員傳承紅色基因、傳承中華文脈、傳承奮斗精神。讓我們跟著各地假日小隊一起出發,學習革命歷史,了解科技創新發展,感悟祖國美好變化,爭當愛黨愛國、勤奮好學、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紅領巾愛科學 實踐營里學真知
為激發少先隊員對科學的熱愛與探索欲,培育隊員們的核心素養,助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近日,少先隊青島星火大隊承辦的“紅領巾愛科學”社會實踐營在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山東省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科技宮舉行。活動在機器人與機器狗的精彩表演中拉開序幕。靈動的機械身影獻上活力滿滿的精彩節目,引得隊員們陣陣歡呼,點燃了隊員們探索科技的熱情。
科技探索
隊員們走進“機械城堡”展廳,分組體驗了“能量轉換”和“機械滾球”項目。當黑色橡膠小球順著軌道從高處滾向終點時,大家在輔導員的講解下明白了:這是地球引力讓勢能與動能相互轉換的科學原理,就像過山車飛馳時的奧秘一樣!在“機械滾球”展區,隊員們齊心協力轉動手輪、拉動繩索,看著不銹鋼球通過平帶、齒輪、鏈條等十多種“傳送方式”完成循環,真切感受到了機械協作的神奇,更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隊員們跟隨輔導員一起走進生命科學展廳和健康體測展廳,在“生命起源”“健康達人”“健康飲食”等主題展區前駐足觀察,好奇地了解生命成長的過程;在海洋科普實驗區,通過模型和互動裝置,明白了保護海洋生物、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對“健康成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青島星火大隊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隊員們體驗了定格動畫的制作過程,看著自己制作的動畫片段播放出來,大家興奮不已!在模擬演播臺“上電視”時,隊員們更是感受到了科技讓信息傳播變得如此有趣,對“融媒體”的概念有了更直觀的理解。
隨后,隊員們來到青島星火大隊隊室。在校外輔導員李帥叔叔的帶領下,大家重溫了“六知六會一做”等少先隊知識,隊員們紛紛立志:要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此次活動不僅讓隊員們在趣味互動中近距離接觸科技、學習科學知識,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少先隊精神的理解,為他們的成長之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紅領巾在行動 我是社區小主人
為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引導少先隊員們從小爭做城市文明的參與者、實踐者、傳播者,以點滴言行影響家庭、輻射社會,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第三小學的少先隊員們走進社區,開展紅領巾尋訪“我是社區小主人”系列志愿服務活動,隊員們在暑假期間豐富實踐生活,為社區環境和社區文明助力,用實際行動為紅領巾添彩。
社區負責人為隊員們細致講解垃圾分類的“大學問”。化身“環保小衛士”的隊員們聽得聚精會神,將知識牢牢記在心間。
隊員們手持清潔工具,俯身投入到小區環境的“美容”中。仔細搜尋著角落里的紙屑、煙頭、塑料袋,一次次彎腰撿拾,為社區的整潔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汗水浸濕了紅領巾,笑容卻綻放在臉上,隊員們用實際行動守護著家園的潔凈與美麗!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是關乎千家萬戶財產安全、社區和諧穩定、乃至社會誠信根基的頭等大事。隊員們化身“安全宣傳員”,手持防詐騙宣傳彩頁,向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進行宣傳,為社區筑起一道無形的“防護網”。
隊員們化身為“護綠小使者”,用畫筆描繪心中的綠色愿景!他們發揮創意,在畫紙上認真勾勒出可愛的圖案,書寫下溫馨的提示語——“小草青青,腳下留情”、“花兒微微笑,請您繞一繞”。一張張充滿童趣與愛意的“愛草護花”小標語在隊員們手中誕生。
隊員們將親手制作的“綠色宣言”插放在小區的花壇邊、草坪旁,成為社區一道亮麗的文明風景線。
本次“紅領巾尋訪”活動,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隊員們心中扎根,也讓他們真切體會到作為社區一員的責任與擔當。我們欣喜地看到,一顆顆熱愛社區、建設社區的種子正在隊員們心中萌芽、生長。未來,這些“社區小主人”必將成為文明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
紅領巾在行動 童心慧眼讀千年????????????????????????????????????????????????
盛夏蟬鳴中,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第一實驗小學紅領巾假日小隊隊員們化身“文化小偵探”,穿梭于博物館中,解鎖蘇州的“千年密碼”。從城墻根到金磚窯,從教育史到金融潮,少先隊員們以腳步丈量文化厚度,用童心觸摸城市靈魂,在展柜與文物間讀懂“最蘇州”的故事。
“原來蘇州的城墻會‘說話’!”隊員們站在1:100的古城模型前,指尖掠過閶門、胥門的輪廓,聆聽伍子胥“相土嘗水”建城的故事。互動屏上,隊員們“重建”毀于戰火的城墻,在虛擬夯土聲中感受古人“一城一池”的匠心。
走進“窯洞”般的展廳,隊員們被巨型金磚陣列震撼。“一塊磚重118斤,要燒130天!”在工匠雕塑前,他們模仿“敲灰”動作,體驗御窯“七轉得金”的艱辛。當看到故宮太和殿金磚照片時,一位隊員驚嘆:“原來蘇州的磚,鋪就了北京的皇宮!”
走進蘇州博物館西館,隊員們在幾何光影中,觸摸姑蘇文明之詩。在“蘇作工藝館”,他們用觸屏為蘇繡補全缺失的針法,在互動游戲中理解“精細雅潔”的蘇工精神。
穿過“狀元橋”進入展廳,隊員們坐在復原的清代私塾課桌前,用毛筆臨摹《朱柏廬治家格言》。在“教育大事記”墻前,他們尋找“1905年廢除科舉”的節點,感嘆:“原來爺爺奶奶的小學課本,和我們現在完全不一樣!”
隊員們還參觀了蘇州考古博物館,他們認真觀摩了館內陳列的珍貴文物與考古發現。通過近距離接觸歷史遺存,隊員們深入了解了腳下這片土地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增強了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和作為新時代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博物館之旅,是歷史與現代的碰撞,更是文化與童心的共鳴。隊員們在城墻磚縫里讀懂“堅守”,在金磚窯火中領悟“匠心”,在教育變遷中感受“傳承”,在名人故事里汲取“擔當”。相城第一實驗小學紅領巾假日小隊的文化尋根之旅,正化作一粒粒種子,在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讓千年姑蘇的文化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來源:青島少先隊、歷城團團和隊隊、蘇州市相城第一實驗小學
編輯:瞿凱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