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知心姐姐團隊2025-09-29
作者簡介

敬一丹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指導、電視節目主持人。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進入中央電視臺,曾主持央視《焦點訪談》20年,《感動中國》19年,三次獲得全國十佳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現任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近年來主創新媒體節目《節氣長城》《博物館9分鐘》。著有《聲音》《一丹話題》《我遇到你》《那年那信》《床前明月光》《走過》等。
永遠的知心姐姐
小時候,爸爸媽媽經常給我們姐弟訂雜志和報紙。我姐姐的是《中國少年報》《少年文藝》,我的是《兒童時代》,我弟弟的是《小朋友》。每當郵遞員叔叔騎著自行車,從綠色的口袋里拿出這幾本雜志的時候,我們都能夠感受到院里的小朋友羨慕的目光。把這些花花綠綠的雜志和報紙拿回家,就如同面對著寶貝。因此,我最早看到的《中國少年報》其實是屬于我姐姐的,當時我只有資格擁有《兒童時代》兼看弟弟的《小朋友》。自始至終,當我姐姐神氣地拿回《中國少年報》時,我都極其羨慕,極其敬畏,那可是以字為主的報紙??!可惜當時我還識不了那么多字。

從那時的《中國少年報》里,我知道了知心姐姐?!爸慕憬?”這個專欄報頭上,是一個梳著長辮子姐姐模樣的人,小讀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她都能回答。我一直以為知心姐姐是一個真人,她總也不變樣,總是很懂事,總是微笑著守候在每一期的報紙上。還有兩個專欄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是“小虎子”,一個是“小豆子”。我一直以為他們也都是真人,生活在我不知道的一個什么地方,他們遇到的事兒,有時也是我遇到的,他們看到的東西,也是我期待看到的。我常想,知心姐姐是哪個學校的呢?也許,就是小虎子他們學校的吧!

等我女兒也成了《中國少年報》的小讀者,我終于見到了從小仰慕的知心姐姐。原來知心姐姐是一個編輯群體,而且,已經有幾代編輯為知心姐姐的形象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這個形象以她特有的親切感溫暖了一代代人。今天,當知心姐姐活躍在孩子們中間,她們面對的是跨世紀的一代。然而,她們的眼神與當年報紙上的知心姐姐是一樣的,也是那樣熱情,那樣誠懇,那樣讓人信任。她們不但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也是我們引以為驕傲的同行。

后來,我有幸參加和報道了知心姐姐組織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都很有創意,不但贏得了孩子,也讓我有了獨特的視角和獨特的感受。在夏令營,我看到山里的窮孩子也有了當營員的機會;作為環保大使,我看到“中國少年兒童手拉手地球村”從誕生到發展的過程;在少代會上,少隊員關注西部大開發的熱情感染著我;過年的時候,孩子們的心愿通過《焦點訪談》得到社會廣泛的呼應。在知心姐姐的引領下,我走近了孩子們,也豐富著自己。
知心姐姐的旁邊,總有孩子,總有笑容,總有歌聲??粗慕憬忝β档臉幼樱_心的樣子,戴著紅領巾的樣子,我想,知心姐姐永遠都不會老。
(繪圖:李小梅)
編輯:瞿凱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