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八路軍在河北淶源縣孫家莊附近進行戰(zhàn)斗,白求恩的醫(yī)療站設在離火線很近的小廟里,炮聲隆隆,氣氛十分緊張,穿著草鞋的白求恩大夫依舊沉著地為傷員進行手術。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優(yōu)良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民風、社風,好的家風會如春風化雨般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焦裕祿家風作為紅色家風的典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臨近紅軍長征勝利紀念日,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實驗小學2023級“鄧稼先中隊”的隊員們走進福建省革命紀念館,在歷史的回響中追尋偉大長征精神的足跡。
小講解員們將把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從古老的甲骨片到珍貴的文物史料,講述“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如何發(fā)現(xiàn)甲骨文、以及他忠貞愛國、不畏強暴的壯麗人生,讓沉睡的歷史煥發(fā)新...
這場“五老”帶“五小”的主題教育,既是深刻的歷史課,更是觸動靈魂的愛國主義教育,讓師生增強歷史責任感與民族使命感,堅定傳承紅色精神、助力民族復興的信念。